安度冬季,重点是护心脑

作者:《 生命时报 》 上传时间:2012-01-30

    冬季大风、降温天气很容易引发心肺疾病,如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死、心绞痛、偏头痛等,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在这些病中,最惊险、最要命的恐怕应该是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了。

  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原理,其实人的血管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夏天气温比较高,血管膨胀变粗,管腔增大,弹性也好,血流容易畅通。但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下降时,血管受冷慢慢收缩变细,管腔也被压缩变小。没有动脉硬化病的人由于血管柔轫性好,即使温度起伏变化很大血管照样可以随之膨胀和缩小。而有动脉硬化病的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管壁厚,管腔细,当外界气温突然降低时,血管在收缩过程中,血压不容易恢复正常。

  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患者手脚的末梢毛细血管比较细,血液所携带的热量难以到达,身体就特别怕冷,出现手脚冰凉。天冷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会升高;由于寒冷,身体需消耗能量以产生热量,心脏必须发挥更大的功能;冬季排汗减少,人们往往喝水相应减少,尤其老年人口渴的感觉差,经常摄水不足,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压回升,容易形成血栓。这些都增加了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机会。

  安度冬季,重点是保护好自己的心脑血管。第一,是不盲目晨练,老年人如果在没有服降压药的情况下外出晨练或者爬山,就极易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第二,不要随便进补,如膏剂服用不当可引起胃口不好、人参过量会引起口鼻长疮出血及血压升高等;其三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要稳定情绪,戒烟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赵步长教授总结几十年中西医治疗经验,认为心脑血管病理基础是“虚”、“淤”、“痰”等,治疗中风冠心病,必须有整体观念,脑心同治,疏通血脉,从改善供血不足入手,血通则病除。据此,他提出了自己的治疗中风冠心病的理论“脑心同治”,“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只有从多靶点预防和治疗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