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防四种常见病“偷袭”

作者: 上传时间:2011-09-05
    经历了苦夏的煎熬后,天高云淡的秋季已渐渐来临。在这个夏秋交替的时期,随着气温的变化,不少抵抗力弱的人开始受到疾病的“偷袭”。
 ●秋季病之一:肠胃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经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有不慎,就会腹泻缠身。
    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要注意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平时保持规律的进食时间,以维护胃酸分泌的节律。胃病患者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腌制食物及糯食。
    ●秋季病之二:中风、心梗
    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不少患者在夏季用药量减少,在秋季来临时,气温降低,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在秋天,心血管病人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特别是一部分因夏季炎热而减少或停止用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要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秋季病之三: 过敏性鼻炎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花粉和冷空气都是诱发的主要因素。因为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很多患者误当成感冒来治疗。其实鼻炎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和过敏因素,达到脱敏、消肿、通气的效果。但对于季节性的发病,可以提前治疗,让病情缓和,使病程缩短。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生活中,要遵循“避、忌、替、移”四字原则,即避开过敏原,忌用过敏性食品和药物,用其他食物来代替易过敏食物,转移造成过敏的环境。此外,可以提前到医院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秋季病之四:糖尿病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不思饮食,而秋天凉爽的天气则使人胃口大开。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绝对不能“敞开肚皮”大吃大喝,要管住自己的嘴。
    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比例。
    2.少食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
    3.保持高纤维饮食,以利于血糖的下降和大便的通畅。
    4.经常查血糖,并使之保持在正常范围。如果控制不佳,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      下一篇